人物:師遇

共 7 首
圣門之學,推忠則恕。
參賜伋軻,習察行著。
然而是義,于文已具。
中心如心,見于傳注。
人物之生,職職同宇。
是心之靈,貫上徹下。
參前著后,窮今亙古。
放之則準,絜之則矩。
無適不同,以一本故。
人或不仁,喪我權度。
徇己所欲,施人所惡。
既非如心,紛擾百慮。
遇也念茲,反覆參顧。
毋為空言,心感形喻。
定場娘子霜棲鬢,先唱渭城花。
重翻宮調,開元舊曲,知付誰家。

此身似燕,春巢畫棟,秋宿平沙。
相如抽管,長門寫怨,輸與紅牙。
題蘆雁絕句十八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絕句
家輞川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此二者同一風味故得水乳調和俱是造未造化未化之前因現(xiàn)量而出之一覓巴鼻鷂子即過新羅國去矣八閩曉堂上人以蘆雁為法事即得蘆雁三昧亦即以蘆雁為詩正爾壓倒元白余于畫理如啞人食飽心知而言不能及為師隨拈若而首師遇畫著時有與余詩相磕攃者即以題之不信非瓠道人所寫也。
驚風吹霰雪中還,萬里黃云一線關。
回首江南此風景,唯將嗚咽寫潺湲。
銀海層波渺渺愁,泉珠鉛水滴晴秋。
日輪苦為脩羅障,風劫偏從阿堵謀。
師遇畢迦還可懺,方傳龍樹恐難求。
華陽別錄君應記,一洗空青翳便收。
哈薩克稱臣內屬遣使進貢詩以紀事(乾隆丁丑)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哈薩克即大宛也從古不通中國雖漢武勞師動眾僅得其馬猶且動色頌功斯何稱焉去歲我?guī)熞蜃放芽馨⒛罓柸黾{直入其境哈薩克撤帳驅畜遁去數千里朕以絕域駐師非計也命撤師哈薩克悔其為阿睦爾撒納所賣謀擒之以獻而奸賊復自哈薩克逃回準噶爾乘噶爾藏多爾濟巴雅爾等之亂鴟張嘯聚今春我?guī)熤厝胍晾鐔栕飫t噶爾藏多爾濟已被其侄札努噶爾卜所害而札努噶爾卜又為阿睦爾撒納所襲僅以身免我參贊大臣富德率師窮追阿睦爾撒納巴雅爾適與哈薩克師遇哈薩克不敢犯我?guī)燁伷浜拱⒉假l隨遣使稱臣入覲今巴雅爾已獲阿睦爾撒納亦不日成擒即或竄入哈薩克而哈薩克亦約縛之以獻喜銷兵之有日爰點翰以成辭
罙入伊犁靖陸梁,鯨鮞懲逆武維揚。
已看頡利成生虜,又報洛那歸職方。
致馬本非如武帝,閉關未得學蕭王。
更欣愿縛渠魁獻,載戢干戈日月光。
過玉泉有感(并小識)(壬辰) 清 · 趙冕鎬
七言絕句
記丁亥冕才經火劫。楓皋先生枉有存焉。仍詢及在西時能與香山善弘師遇否。對曰能。曰是與我久托空門之知。頃年宿甫里丙舍。夜見云中月。有雁腹魚鱗之喻。其事頗異。今善公來住玉泉。可往見。冕承命往與之話。今重過玉泉。而先生已赴道山。善公信息亦漠然。感慨靡止。
昔年曾約善公來,沙數說經慧眼開。
雁腹魚鱗一片月,至今猶見峽云回。
東寧百詠 其四十七 清末至民國 · 蘇鏡潭
七言絕句
殘旗海角嘆棲棲,絕好江山忍再提。
太息中原方逐鹿,全師無意更征西。
作者注:「張煌言,字元著,鄞人。崇禎朝登賢書,從魯監(jiān)國入閩,率殘兵數百,依成功于海上。金陵之役,鄭師敗績,煌言走銅陵,猝與楚師遇,兵潰,變姓名,從建德祁門山中,由天臺入海,仍與成功同定臺灣。當是時,東都初定,軍備未修,煌言見成功無西意,為詩以刺之曰:『中原方逐鹿,何暇問虹梁?!挥衷唬骸褐豢钟装卜识堇希即苍砻币嗤饺??!怀晒埃松⒉壳?,浮海涉江至杭州西湖,為守吏所執(zhí)。臨刑,二卒竹輿舁至江口,見青山夾岸,江水如澄,始發(fā)一言曰:『絕好江山』。索筆賦絕命辭三首付刑者,端坐受刃?!勾嗽娪州d吳幅員《臺灣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