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李端
相關人物:
共 2 位
。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直
省官李端
義求平園真贊
(1204年5月)
南宋 ·
周必大
形若性,皆天與。
常用汝,不為虎。
非詩苦,瘦如許。
以貌取,失子羽
(以上《周益文忠公集》卷四五)
。
烏夜啼
南宋 ·
李龏
眾鳥各歸枝,落花香滿泥。
狹斜柳樹烏爭宿,夜夜夜半當戶啼。
浮萍搖蕩門前水,九節(jié)菖蒲石上死。
感郎中夜渡瀟湘,恩光暗入簾櫳里
(聶夷中、崔道融、
李端
、王建、楊巨源、李賀、劉方平、溫飛卿)
。
早朝六首
其四
明 ·
江源
七言律詩
大明宮殿郁蒼蒼
(楊巨源)
,繞仗偏隨鹓鷺行
(錢起)
。
五夜漏聲催曉箭
(杜甫)
,九重春色絢天光
(劉因)
。
千條弱柳垂青瑣
(賈至)
,一朵紅云捧玉皇
(蘇東坡)
。
應嘆馮唐衰且拙
(
李端
)
,可能垂白待文王
(許渾)
。
古長門怨
(送蹇克遂)
明 ·
江源
昔有佳人公孫氏
(杜子美)
,嬋娟花艷無人及
(畢耀)
。
□□□綻牡丹□□□,猩紅帶露海棠濕
(陸放翁)
。
⑴
才可顏容十五馀
(王維)
,枇杷花下閉門居
(胡曾)
。
低鬟緩視抱明月
(劉禹錫)
,風骨自是傾城姝
(蘇東坡)
。
⑵
一朝選在君王側
(白樂天)
,天子非常賞顏色
(崔曙)
。
黃金作身雙飛龍
(常建)
,更有紅顏生羽翼
(少陵)
。
⑶
仙臺蛾眉秦鏡明
(張南容)
,黃金閣上晚妝成
(畢耀)
。
羅襦寶帶為君解
(盧照鄰)
,猶自君王說小名
(盧綸)
。
⑷
姊妹弟兄皆列上
(白樂天)
,百事勝人健如虎
(高適)
。
朝弄瓊簫下?云
(王健)
,催弦急管為君舞
(鮑照)
。
燕趙美女三千人
(吳少微)
,三千寵愛在一身
(白樂天)
。
橫垂寶幄同心結
(李白)
,生死自謂長隨君
(李欣)
。
⑸
何言中路遭棄捐
(郭元振)
,東飛百勞西飛燕
(高適)
。
蒼蠅蒼蠅奈爾何
(馮著)
,黃金銷爍素絲變
(朱放)
。
⑹
幾許幽情欲話難
(薛逢)
,詎隨中婦鳳樓寒
(駱賓王)
。
相思相見知何日
(李白)
,抱得秦箏不忍彈
(崔顥)
。
⑺
翻手作云覆作雨
(杜甫)
,君恩反復誰能數(shù)
(張籍)
。
二十三春長信宮
(吳少微)
,誰人不忘此離苦
(李白)
。
⑻
夜如何其夜未央
(喬知之)
,獨眠人起合歡床
(關盻盻)
。
淚痕不與君恩斷
(劉瑗)
,共滴長門一夜長
(李益)
。
⑼
珠簾粉澤無人顧
(吳少微)
,吊影徘徊獨愁暮
(劉長卿)
。
古來萬事皆由命
(李益)
,錯把黃金買詞賦
(羅隱)
。
⑽
奉帚平明金殿開
(王昌齡)
,昭陽歌吹風送來
(王諲)
。
須吏宮女傳來信
(劉禹錫)
,飛燕昭陽侍寢回
(
李端
)
。
⑾
勸君且莫誇頭角
(元禎)
,自古佳人多命薄
(蘇東坡)
。
高山成谷滄海填
(韋應物)
,木槿朝看暮還落
(李璧)
。
⑿
世俗寧知偽與真
(韓退之)
,還同棄妾逐新人
(王湮)
。
但看古來盛名下
(少陵)
,屈膝銅鋪鎖阿甄
(李賀)
。
⒀
蓬首不梳心歷亂
(賀蘭進明)
,玉枕夜寒魚信斷
(胡宿)
。
歲暮云矣增離憂
(少陵)
,不道流年暗中換
(花芯夫人)
。
⒁
冬至陽生春又來
(少陵)
,百花輦路為蒼苔
(劉文房)
。
無因并寫春風恨
(趙嘏)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義山)
。
蘭闈瓊芳積煙露
(韋應物)
,草色年年舊宮路
(劉文房)
。
梨花滿地不開門
(劉文平)
,鳳輦不來春又暮
(李伸)
。
⒂
傷春未已復悲秋
(許渾)
,海色西風十二樓
(宋邕)
。
思牽今夜腸應直
(李賀)
,河漢三更看斗牛
(崔顥)
。
秋去秋來幾恩怨
(劉因)
,天上人間不想見
(崔涂)
。
班姬飲恨長信宮
(沈佺期)
,卻恨含情掩秋扇
(王少伯)
。
⒃
白日尋思夜夢頻
(令狐楚)
,夢來何處更為云
(李義山)
。
傳聞紈扇恩未歇
(王湮)
,萬一君王起舊人
(劉后村)
。
⒄
春秋四氣更回換
(馮著)
,鴛被相思雙帶緩
(駱賓王)
。
功名寶貴若長在
(李白)
,菖蒲花開月長滿
(張籍)
。
宛轉蛾眉能幾時
(劉庭芝)
,無鹽何用妒西施
(嚴武)
。
世情都付東流水
(楊炯)
,為君起唱長相思
(李賀)
。
⒅
不獨凄涼眼前事
(劉滄)
,近代君臣亦如此
(白樂天)
。
屈原憔悴滯江潭
(李白)
,蕭何下獄淮陰死
(楊巨源)
。
⒆
世間反復不易陳
(
李端
)
,金杯且酌休辭頻
(羅陶)
。
但看古來歌舞地
(劉庭芝)
,柏梁銅雀生黃塵
(王勃)
。
按:此一節(jié)言世事如此,且酌酒解憂,如漢武魏武終歸于盡,不但區(qū)區(qū)一女子而已也。
⑴ 此□節(jié)言□□□□美□。
⑵ 此一節(jié)言其容止慎重也。
⑶ 此一節(jié)言其際遇也。
⑷ 此一節(jié)言其得寵也。
⑸ 此一節(jié)言其恩寵之至也。
⑹ 此一節(jié)言其遭讒也。
⑺ 此一節(jié)言其不得通誠于君而思之切也。
⑻ 此一節(jié)始言其怨也。
⑼ 此一節(jié)言其怨之深也。
⑽ 此節(jié)言其□棄而付之命也。
⑾ 此一節(jié)言其當時被寵者。
⑿ 此一節(jié)譏被寵之人有時變遷失時也。
⒀ 此一節(jié)言古人有曾遭此□。
⒁ 此一節(jié)憂其時之身老而無心于容飾也。
⒂ 此一節(jié)言其時怨也。
⒃ 此一節(jié)言其秋時怨也。
⒄ 此一陳言其怨而不忘其君□□□□□□□□□□也。
⒅ 此一節(jié)言人生富貴不常,少年難再,而讒者徒費心力也。
⒆ 此一節(jié)言不但夫婦離合如此,而君臣亦然,一篇主意全在于此。
鳳山郡守李侯墓志銘
明 ·
申欽
李侯質夫掩坎之四年。而其孤厚載款余里居。請銘侯曰。敬具麗牲之石。以俟乃后。厚載之弟厚源。次侯事行。繼以請曰。藉以不朽吾先子者。徵于斯。余故嘗習侯。悲其意而不辭。稽其狀曰。侯諱郁。氏分璿系。莊憲大王第五子曰廣平大君玙。即侯六代祖也。生永順君溥。有文章勛業(yè)。生清安君嶸。即侯高祖也。曾祖曰千壽。定安副正。祖曰漢。白川郡守。考曰仁健。牙山縣監(jiān)。妣曰沈氏。青松右姓。領議政連源女。天潢華派。褒紀榮姻。世稱兩大。嘉靖戊午生侯。穎悟超丑。六歲孤。母夫人能迪于方。侯承以兢兢。十六。遭祖母服。十七。遭母夫人憂。秉制踰禮。疾遂痼。自此無意進取。不逐世為舉子業(yè)。萬歷戊子。薦授奉先殿參奉。俄移敦寧府。庚寅。參光國從勛。時南倭啟釁。侯知國將亂。與洪公瑞鳳為避地計。至壬辰。倭果逞。侯奉季父峒隱公投嶺北。北民通賊。士夫播流者多被綁與賊。獨侯素以誠義感人。竟免于難。癸巳。除分戶曹郎。管嘉山餫餉。侯籌度協(xié)宜。軍興無乏。得天朝將士心。推其馀。賑嘉民之溝壑者。嘉民戴之如父母。嘉守缺。民白觀察使以侯攝郡事。嘉當孔道。務劇而自理。暨侯竣事還。嘉人具牛酒設祖。相與泣別于宿春地。爭出腳力送之。侯不樂居京師。卜小筑楊口縣。力農(nóng)圃。攻苦食淡。若將終焉者。倭退始返先隴下。庚子。調禁火司別提。辭不拜。辛丑。掌苑署別提兼訓鍊都監(jiān)郎。壬寅。升軍資監(jiān)直長。終更拜中部主簿司憲府監(jiān)察。檢覈分司。宿猾俱戢。乙巳。出監(jiān)安陰。以峒隱公年高無子。不忍去。丏解。敘為司仆寺主簿。馬政大振。丙午。咸興府闕通判。宣祖大王令揀遣材谞。吏部以侯應之。侯不敢辭之任。李公時發(fā)為方伯。才公為。若城池堡樓糧餉鎧仗。舉委侯辦。侯一整治之。
李公表
聞朝廷。升資寵之。永興有嫗訴婦不孝。多構會。歷年不決。李公乃命侯。侯知姑誣婦。致姑于庭。以義解之。姑婦皆涕罷去。李公喜曰。此所謂不罰而化之者非耶。丁未春。有虜警。李公出巡北砦。畀侯府務。諸系戎政咸統(tǒng)之。侯勵士谷馬如敵將至。李公解防旋見。侯盛陣軍容。挺鈹搢鐸。建旌提鼓。炮喊震。地非軍令不敢?壁門。嘆曰。雖條侯細柳何加焉。居久之。念峒隱公漸老。決歸計。咸人環(huán)四面遮留者數(shù)月。戊申春。今上嗣服。設宣惠廳以紓畿氓。李相國元翼實主之。辟侯為郎。凡所以膏萎醒暍。侯與有力焉。己酉。為免山縣監(jiān)。被留于宣惠廳。庚戌。出知鳳山郡。能抑強扶弱。詔使壓境。百具噲然。不勞而舉。辛亥遞還。自癸丑來。閉門卻掃。棲于廣州松楸。足不跡都門。己未七月。疾革。得年六十二。疾??不進藥曰。我將不起以區(qū)區(qū)湯劑圖末效。非丈夫事也。況天時人事如此。生亦何為。會值諱日。躬閱祭具。氣息綿惙而猶不懈也。預作書訣親舊。召諸子婦勉以敬奉先祀。友愛同氣。又顧厚源曰。古人以多問寡。以能問不能。爾可則之。侯峻整方嚴。處身簡。接人誠。居家肅。當官恪。好善嫉惡。避權貴如浼。事死事生。俱盡其道。嘗謂諸子曰。祭父母當于家廟。豈可設紙榜于外。又曰。斂葬祭祀。悉宜從簡。時俗之爭為厚飾。非孝也。每月朔望。必省掃塋域。備物而祀。為偫馀。不溷以他具。性不喜芬華。如飲酒博塞。尤不接于前。事峒隱公如事父。自滫瀡甘旨。至溫凊定省。皆身親之。遇佳辰。置酒上壽。以取歡。下逮宗黨故舊。一歸敦睦。有章甫君子。封章觸諱。系牢獄者。侯未識面而服其義。出財為囹圄費。及謫去。解衣送之。其惇節(jié)急困類是。再典巖邑。治理有體。蠲繇賦表行義。行養(yǎng)老宴。修大小祀典。建公廨學校。去害弘利若嗜欲。恒以一書板隨身。有所施設。輒記之。雖暮夜不廢。人或譏其太若。侯曰。不仕則已。仕則何可尸廩。己未九月。窆于廣州治西艮坐之原。侯娶長溪黃氏。府院君廷彧之女。與侯同年生。慈惠溫順。事姑事君子。奉蘋蘩御婢仆。待鄰里接親族。皆有矩度可式。丙辰十一月卒。享年五十九。十二月葬廣州。寔侯兆也。侯用從勛贈承政院承旨。夫人亦封淑夫人。生七男四女。多早夭。存者曰厚載,厚培,厚源。厚載娶佐郎趙守倫女。生一男曰迥。厚培娶某官某女。生二男。厚源娶進士金槃女。生二男。皆幼。側室男女各一人。亦幼。噫。茲不足以不朽乎哉。峒隱公世之篤行君子也。公得其庭訓。又出而游于牛溪成先生之門。侯之履行蓋其素哉。其孤克世其家。闡揚侯之跡??置撩梁钪z馀風之哉。銘曰。
才之施于月者僅一于十,壽之享于已者才半于百。
而斂以歸之若堂之中,所不朽在數(shù)尺之石,嗚呼噫噫。
歡情
其二十七
清 ·
黃之雋
五言律詩
綽約小天仙,紅妝二八年。
聞琴不肯聽,贈綺一何妍。
每許連床坐,唯當共被眠。
系君裙帶著,五色繡團圓。
注:綽約(白居易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紅妝(李白江夏行)聞琴(李播見美人聞琴不聽)贈綺(
李端
酬丘拱外甥覽余舊文見寄)每許(朱慶馀上張水部)唯當(盧綸送馬尚書郎君侍從歸覲太原)系君(元稹桐花落)五色(劉禹錫拋毬樂)
無題
(上下平三十首)
其一
清 ·
黃之雋
五言律詩
捲帳卻熏籠,杯明蠟剪紅。
衣風飄叆叇,花樹杳玲瓏。
月影侵床上,燈光落水中。
凝情都未語,小閣睡娃童。
注:捲帳(陳子良新成安樂宮)杯明(鄭谷寄獻湖州從叔員外)衣風(劉禹錫和令狐相公到鎮(zhèn)書懷)花樹(李遠游故王駙馬池亭)月影(元稹寄胡靈之)燈光(
李端
夜宴虢縣張明府宅)凝情(白居易和微之夢游春)小閣(李賀惱公)
無題
(上下平三十首)
其十二
清 ·
黃之雋
五言律詩
誰家樓上笛,一夜隔窗聞。
莫鎖茱萸匣,休縫翡翠裙。
春兼三月閏,漏向二更分。
樓響將登怯,偷香與客熏。
注:誰家(杜牧為人題贈)一夜(權德輿感寓)莫鎖(李賀惱公)休縫(溫庭筠南歌子)春兼(喻坦之送友人游東川)漏向(賈島夕思)樓響(李商隱無題)偷香(
李端
妾薄命)
仿雅
其八
清 ·
黃之雋
雕梁數(shù)飛燕,頡頏自相求。
春羅雙鴛鴦,會自無匹儔。
念昔始相遇,與我情綢繆。
玉床翠羽帳,繡幕珊瑚鉤。
接膝猶嫌遠,彎蛾不識愁。
合成雙鳳花,花枝蔭我頭。
念郎緣底事,見花卻如讎。
今朝拋我去,他日為我羞。
柔指發(fā)哀彈,泠泠哀且柔。
何以寫此心,淚下不可收。
將心托明月,照此誰家樓。
將心托流水,但見東波流。
人人皆愛春,獨自清如秋。
風暖煙草綠,夾郎木蘭舟。
我非蛺蝶兒,不得從之游。
注:雕梁(戴叔倫獨不見)頡頏(李德裕鴛鴦篇)春羅(韋應物雜體)會自(賈島懷鄭從志)念昔(柳宗元哭連州凌員外司馬)與我(岑參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玉床(張柬之大堤曲)繡幕(韓翃漢宮曲)接膝(
李端
王敬伯歌)彎蛾(溫庭筠江南曲)合成(王建邯鄲主人)花枝(白居易東坡種花)念郎(曹鄴風人體)見花(崔道融春題)今朝(司馬札送進士苗縱歸紫邏山居)他日(劉猛苦雨)柔指(韓愈齪齪)冷冷(徐彥伯擬古)何以(孟郊贈姚怤別)淚下(劉戩夏彈琴)將心(齊浣長門怨)照此(于武陵高樓)將心(趙嘏水溢芙蓉沼)但見(李群玉登章華樓)人人(邵謁下第有感)獨自(陸龜蒙消夏灣)風暖(李白春滯沅湘有懷山中)夾郎(獨孤及官渡柳歌送李員外往揚州覲省)我非(盧仝石答竹)不得(賈至巴陵早秋)
仿雅
其十六
清 ·
黃之雋
生為并蒂花,雙影旦夕同。
花開亦花落,無情任西東。
當年嫁得君,紅粉青鏡中。
雙眸剪秋水,一笑開芙蓉。
朝日照綺窗,輕佩垂璁瓏。
副以水犀梳,懸之直珠櫳。
洞房三五夕,玉樓十二重。
下階拜新月,步屧隨春風。
前歡歲月移,一年前事空。
思君不可見,教妾若為容。
妾似井底桃,君看陌上蓬。
何時得成匹,一笑喜相逢。
枯樹花亦發(fā),花片參差紅。
舊花如新開,莫向新花叢。
注:生為(陸龜蒙美人)雙影(徐彥伯擬古)花開(薛能惜春)無情(黃滔落花)當年(孟郊織婦詞)紅粉(賀朝孤興)雙眸(白居易箏)一笑(韋應物擬古詩)朝日(王維扶南曲歌詞)輕佩(劉禹錫搗衣曲)副以(杜牧張好好詩)懸之(李商隱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洞房(李群玉感興)玉樓(張為秋醉歌)下階(常氏皓贈盧夫人)步屧(杜甫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前歡(李德裕招隱山觀玉蕊樹)一年(元稹歲日)思君(公乘億賦得臨江遲來客)教妾(杜茍鶴春宮怨)妾似(李白自代內(nèi)贈)君看(
李端
早春會王逵主人得蓬字)何時(晁采子夜歌)一笑(陳羽送靈一上人)枯樹(曹鄴下第寄知己)花片(溫庭筠芙蓉)舊花(劉駕曲江春霽)莫向(唐彥謙春風)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