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馮汝京

共 5 首
大廈將傾一木支,登陴慟哭志難移。
螳螂怒臂當車日,精衛(wèi)銜沙塞海時。
夢里忽驚元主朔,軍中猶卓宋家旗。
孤臣萬死原無恨,獨怪山翁總不知(清鄭杰《閩詩錄》卷一五引《蘭陔詩話》 《閩詩錄》:鉞嘗參丞相陳文龍幕,記丞相遺事,詞甚憤激。陳文龍募兵福建興化日,制生為宋臣、死為宋鬼二旗,又夢岳飛貽書,后署至正年月,此詩蓋紀其事。結(jié)句殆刺蒲壽庚。)。
火云燒空何赫赫,是處山田盡龜坼。
千村望雨農(nóng)歌勞,職在封圻憂懼迫。
忽驚寵命九霄臨,習習清風傳薊北。
近臣(織造臣李煦)捧赍寶光歊,御書二扇蒙天錫。
老臣拜罷敬展觀,鳳泊鸞飄雙拱璧。
其一御制省刑詩,仁民德意殊惻惻。
背寫雜花艷有香,紫檀細股窮雕飾。
其一白檀嵌美玉,尺馀宮扇真創(chuàng)獲。
諦視名畫屬徵明,玉帳山銘(御書此銘)圣人跡。
動搖炎暑訝迸退,到眼陰云漸四塞。
涼飔急雨如愿來,原隰勻勻沾濊澤。
從此南國慶豐登,野老恬熙安作息。
須知太平有本原,端自吾皇手中得。
按:上己卯南巡視河賜江寧巡撫臣宋犖仁惠諴民四大字又賜懷抱清朗四字癸未以河工告成再南巡渡江駐蹕金山之江天寺犖扈從因奏臣家有別墅西陂敬乞御書西陂二字賜臣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獨有千古上笑而書之即以頒賜駕回行宮又命侍衛(wèi)取入重書賜焉再賜清德堂額犖西陂有緯蕭草堂芰梁釣魚諸勝常屬予輩賦詩今乃獲御書張之不世之遇也古來名臣別業(yè)最著者無如午橋平泉顧未聞有此矧輞川盤洲以下乎犖自有詩記事濟南王士禎敬為之跋 魚水君臣古不如玉音問答駐乘輿近來官閣無留牘更敕香廚挍秘書 西陂水比石湖清云漢天章照影明且莫平泉疏草木試看馬乳后園生 朱彝尊
此行上價弟兄偕,其所相須豈有涯。
今歲壬辰周甲再,山河觸目定傷懷。
按:右御制詩七言絕句二首。我先大王于三十八年壬辰。宣醞赴燕大臣金昌集而作也。其時未嘗宣示。故雖昌集。不知有此恩也。其后九年庚子。仙馭上賓。菆涂才訖。內(nèi)下紫宸漫稿六卷。命示賤臣頤命。俾得以仰窺我圣考精神心術之所在。以成幽宮之志。臣稽首拜受。抱書悲號。惟幸先睹之為快也。其中有此二詩及臣昌集畫像贊一首。臣敬錄一通。即示昌集。聞者莫不流涕。況臣昌集崩心之痛。鏤骨之感乎。古所謂抱烏號之弓。傳曲阜之履者。不足以喻此悲且榮也。遂與其子弟。謀所以寶藏。謹將御詩。敬編于其使燕時塤篪錄之上。蓋以御詩有上價弟兄偕之語也。又以御贊。敬題于其所藏圖像之上。以其像乃所嘗命工圖賜者也。臣亦嘗題跋其錄與像矣。今伏讀御詩。其偕行之弟。即進士臣昌業(yè)。臣跋所稱稼翁者。而夢窩。臣昌集之號也。其曰相須豈有涯。臣所謂其行不踽踽也。其曰壬辰再周。臣所謂神皇再造之恩。實始于壬辰。甲子再周。而天下國家固多變者也。其曰山河觸目定傷懷。臣所謂感時觸境。增惋傷而不能已者也。噫。凡臣之所以為昌集弟兄言者。圣考盡得之矣。然臣則讀其往返六千里相唱和之詩。演思時日。廑情其情。伏惟圣考乃于造次送別之時。深軫其鹡鸰之情。興懷于黍離之悲。雖天縱之圣。隨遇而感。無不中節(jié)。茍非體下之仁。如身處其地而察其心。尊周之義。如萬折必東而歸于海。惡能有是。昔皇華四牡之詩??芍^達下情而閔其勞矣。若其慇勤激切感動人心者。則當遜于此詩。況其詩未必文武成康之所自詠乎。臣又嘗于題像之文。謂昌集何以仰酬此恩。今則酬恩已無地矣。亦何以相勉。宋臣蘇軾。追聞宣仁后傳先帝之語。失聲于簾前。誓心追報。今日宸章之內(nèi)降。無亦有深望于大臣歟。嗚呼。天光昭回。衣被萬物。將與天壤。永垂無極。何待乎臣子之私相表章也。然而不如是。何以使來世。明知圣考使臣之禮藹然有家人父子之恩。又何以使后昆。深感先故曠世之恩。益勵其忠節(jié)也。此臣昌集之所以弁御制于私錄之意也。臣亦終始與聞其事。謹抆血而書之。歲辛丑閏月下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行判中樞府事臣李頤命。拜手謹跋。
明史綱目書成有述 其二 (乾隆丙寅)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蛇分星聚瑞符覃,崛起原從皇覺庵。
燕國帝車遙指北,金陵王氣遂昌南。
一時開創(chuàng)經(jīng)猷集,奕世風聲節(jié)義談。
若論興王自東土,比湯慚德更無慚(昔人謂三代以下開創(chuàng)之主要當以漢高祖元世祖明太祖為正然漢明雖起布衣?其宇內(nèi)之臣也元雖非宋臣猶嫌取自其手惟我朝平李自成之亂而有天下于明為有恩比元尤為盡善云)。
刊木遺來天用奇,淤沙御水兩兼宜。
密茭奚事搴橫浦,曲岸居然漲遠涯。
鱗次常令波浪靜,蟠拿那許蜧蛟馳。
陳堯佐創(chuàng)高斌繼,績奏安恬制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