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董承詔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至正十一年歲辛卯二月一日,天下貢士及國子生會試京師,凡三百七十三人。中書承詔,校文取合格者百人,充廷對進士。先二日鎖院,凡三試,每試間一日,十有二日揭榜。時參政韓公伯高知貢舉,尚書趙君伯器同知貢舉,予與左司李君孟豳、考試博士楊君士杰、修撰張君仲舉同考試,收掌試卷則典籍毛君文在也。諸公皆翰苑舊游,誠盛會也。紀事奉呈。
鳳皇銜詔下亨衢,多士盈庭總八區(qū)。
北斗光芒明策府,東風生意滿皇都。
墨池凈幾環(huán)香鼎,燭影疏簾聽漏壺。
拭目慶云華谷旦,敢令滄海有遺珠。
哀哀我從姊,懿則秀閨房。
諸兒在幼稚,夫子痛早亡。
艱辛以鞠育,所教惟義方。
嗟君愷悌姿,瑩如圭與璋。
少小力學業(yè),麗藻何煇煌。
議論重泮壁,聲價擅詞場。
我愛潔清操,期許出尋常。
謂有我家風,每見勉立揚。
拜姊請慰意,有子終賴將。
自我歸田后,消息隔異鄉(xiāng)。
傳聞嬰奇疾,憂念不能忘。
初春之中旬,忽報丁巨創(chuàng)。
悲呼入城哭,君病且膏肓。
形換氣如縷,傍人為遑遑。
相看即神驚,分知無可望。
猶自伏喪次,擗踴不離傍。
非惟尚右慟,見君摧肺腸。
握手戒滅性,不覺淚浪浪。
歸來未幾日,溘然不起床。
天高鬼何惡,報應固茫茫。
云胡一旬內(nèi),遽奪兒與娘。
未效反哺愿,相隨泉路長。
風凄碧蕙壑,塵暗萱草堂。
只留欒棘衰,空馀古錦囊。
孤魂定不瞑,至恨流千霜。
郁彼德陽土,慘惔埋琳瑯。
清標那復睹,脩夜無時旸。
人理斯為極,行路亦沾裳。
顧此骨肉情,撫跡極悲傷。
病阻蒿里餞,西望空彷徨。
他日交山道,一往尋白楊。
長詩替薤露,抆血怨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