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顏師伯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8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侍宴詩 南朝宋 · 沈慶之
南史云。孝武嘗歡飲。普令群臣賦詩。慶之粗有口辯。手不知書。上逼令作詩。慶之曰:臣請口授師伯。上令顏師伯執(zhí)筆。慶之口授云云。上甚悅。眾坐并稱其辭意之美。
微生遇多幸,得逢時運昌。
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岡。
辭榮此圣世(《御覽》、廣記作代。),何愧張子房。
⑴ ○《宋書》本傳。南史本傳?!队[》二百七十七?!短綇V記》百四十二。《詩紀(jì)》五十四。
山夜憂 南朝宋 · 謝莊
庭光盡。
山明歸。
松昏解。
渚瞢稀。
流風(fēng)乘軒卷。
明月緣河飛。
乃斡西枻亂幽澨。
山藥嶼而淹留。
過香潭而一憩。
嶼側(cè)兮初薰。
潭垂兮葐蒀。
或傾華而閟景。
亦轉(zhuǎn)彩而途云。
云轉(zhuǎn)兮四岫沈。
景閟兮雙路深。
草將濡而坰晦。
樹未?而澗音。
澗鳥鳴兮夜蟬清。
橘露靡兮蕙煙輕。
別浦兮值泉躍。
經(jīng)喬林兮遇猿驚。
躍泉屢環(huán)照。
驚猿亟啼嘯。
徒芳酒而生傷。
友塵琴而自吊。
吊琴兮悠悠。
影戚兮心妯。
逢鏤山之既渥。
承潤海之方流。
身無厚于蜩毳。
恩有重于嵩丘。
仰絕炎而締愧。
謝淚河而軫憂。
夜永兮憂綿綿。
晨寒起長淵。
南皋別鶴佇行漢。
東鄰孤管入青天。
沈痾白發(fā)共急日。
朝露過隙詎賒年。
年去兮發(fā)不還。
金膏玉瀝豈留顏。
回舲袥繩戶。
收棹掩荊關(guān)。
⑴ ○戲鴻堂帖四。續(xù)古文苑四。又《類聚》七、《詩紀(jì)》四十六并引歸、飛、清、輕、驚、天、年、還、顏、關(guān)十韻。
九宮盛事予旒纊。三輔務(wù)根誠難亮。
策拙枌鄉(xiāng)慚恩望。折沖莫效興民謗。
侍禁衛(wèi)儲恩逾量。臣謬叨寵九流曠。
喉唇廢職方思讓。明筆直繩天威諒(御史中丞顏師伯○《類聚》五十六。廣《文選》十五。《詩紀(jì)》五十四。)
既雨已秋,堂下理小畦,隔種一兩席許萵苣,向二旬矣,而苣不甲坼。伊人莧青青(獨野莧青青),傷時君子或晚得微祿,轗軻不進,因作此詩。
陰陽一(一作屯),驕蹇不復(fù)理。
枯旱于其中,炎方慘如燬。
植物半蹉跎,嘉生將已矣。
云雷歘奔命,師伯集所使。
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一作云色)起。
雨聲先已(一作以)風(fēng),散足盡西靡。
山泉落滄江,霹靂猶在耳。
終朝紆颯沓,信宿罷瀟灑。
堂下可以畦,呼童對經(jīng)始。
苣兮蔬之常,隨事蓺其子。
破塊數(shù)席間,荷鋤功易止。
兩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
野莧迷汝來,宗生實于此。
此輩豈無秋,亦蒙寒露委。
翻然出地速,滋蔓戶庭毀。
因知邪干正,掩抑至沒齒。
賢良雖得祿,守道不封己。
擁寒?dāng)≈ヌm,眾多盛荊杞。
中園陷蕭艾老圃永為恥。
登于白玉盤,藉以如霞綺。
莧也無所施,胡顏入筐篚。
⑴ 吳都賦,宗生高岡
攝提歲。
拂衣海岳。
應(yīng)調(diào)函洛。
詠佩服之皋蘭。
美縶維之場藿。
徵良圖以趨事。
窘中道以摧落。
昔謬價于當(dāng)年。
今后來之不若。
眾飛鉗以抵巇。
余矩枘而規(guī)鑿。
悲介直之不可媒。
想云林以自托。
眷眷離憂。
行行獨愁。
邅我車而北上。
朅吾道以東游。
愛遲遲之暮景。
登泛泛之輕舟。
過巖邑以信次。
纜縈波之下流。
于時丙丁守位。
恢臺肇節(jié)。
朱云四騰。
瑤草半歇。
景蟲蟲而熾旱。
風(fēng)翳翳以歊熱。
赫中潬之平沙。
滲通川而殆竭。
則有危檣巨舸。
長楫廣艘。
龍翼錦軸。
雀顱方艚。
材木蘭兮竹箭。
紉齒革與羽毛。
頓修笮于回塘。
駢曲岸以戢篙。
于是迅拿輕槳。
河舠漢艇。
乘時溯洄。
赴利馳騁。
混漁商而沸雜。
期數(shù)日而俄頃。
事也時哉。
咸適其才。
吁嗟大艦。
安得而來。
借如三江五湖之渺漫。
礐石飄沙之汨淈。
望赤岸以天低。
臨清波而景沒。
峻艫沖濤以直透。
高帆云卷而上彗。
朝發(fā)乎荊衡。
夕止乎揚越。
晷刻千里之外。
一何去留之倏忽。
彼斗筲鐘鬲之馀。
捷徑趨時之末。
曾壓溺以不暇。
亦何知于歲月。
材微則致遠而自覆。
量大則俟時而可貴。
茍或喻于窮通。
又奚分于器類。
運之來也。
長淵高視于三臺。
謀不用焉。
梅子真近辭于一尉。
吾將斂策以飲氣。
睹維舟而歔欷。
翰林才大今(徐本作詩),目短曹劉數(shù)仞墻。
我亦當(dāng)年曾問字,云泥無路可升堂。
宋 · 印首座
師伯莫曉,寂寂明皎皎。
日午打三更,誰人打得了。
⑴ 《五燈會元》卷一八 《五燈會元》:凡有所問,師以莫曉答之。忽語邑人明日行腳去,汝等可來相送。眾畢集,師笑不已。問其故,即書偈云云,投筆而逝。
我生之辰,六月甲戌。
師伯清塵,羲和納日。
粵有氛祲,南自篳門。
輪囷扶疏,英如白云。
高減儲胥,來循軌道。
面阻清池,岐分繚繞。
玦如堤立,不即我庭。
直建千房,視左為榮。
載明載滅,載高載卑。
甲夜籌三,侵尋以微。
外戶如之何,秋空澄霽。
庭內(nèi)如之何,靜無纖曀。
我門我籞,豈伊異人。
何吉何兇,祥讖誰詢。
發(fā)書占之,日音受徵。
公正司辰,廉貞變起。
時維寬大,斗建移申。
律中參陽,干庚歲寅。
庚刑甲祿,三合離鄉(xiāng)。
王墓加臨,金剛火強。
白維王氣,金方火死。
從革之占,庶乎近止。
我非瞽史,詎易談天。
禍福由人,無論未然。
眷言常度,時曰休祥。
尚疑白眚,為沴為殃。
皇天降異,豈緣微物。
霆擊飛霜,其何能忽。
我顧休明,闕然靦汗。
可無大戾,天為謫見。
妖星垂象,尚克隕之。
酒血紅杯,亦既泯之。
卬綰陰誅,尚容改悔。
變見之來,庶無大罪。
皇天降威,謂我修省。
夕之朝之,敢忘申儆。
戰(zhàn)戰(zhàn)兢兢,念此天變。
蔚炳如之何,無思革面。
⑴ 以上《艮齋先生薛常州浪語集》卷一二
辟支巖(1265年)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不上巖來四十年,高僧滅度我皤然。
歸蔥嶺路止只履,訪草庵基無一椽。
狂欲片帆浮巨浸,老扶雙拐到危巔。
誰人肯伴黃師伯,何不旁邊著兩禪(自注:謂祖賢、立堅。)。
夫子說周易,肇開太極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決裂,堅冰致習(xí)馴。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紛紛。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無鄰。
于是作六經(jīng),以救萬世人。
孟氏辨義利,戰(zhàn)國駭所聞。
不肯為老聃,和光同其塵。
人不識四端,豈知有君親。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與地下,中立師與君。
師以扶綱常,君以治廣輪。
廉恥甚鈇鉞,禮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貧。
虎豺方恣睢,骃騏忽諏詢。
痛民若赤子,禮士如上賓。
簞瓢在陋巷,窮則獨善身。
家有讀書屋,乃為劫火焚。
仁人忽行惻,仲氏敢具陳。
公肯挈墜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詩示恩勤。
弦歌已久廢,簡陋尚可因。
祠堂儼遺像,生徒招驚麇。
戶內(nèi)有洙泗,山中見華勛。
光霽挹茂叔,粹盎師伯淳。
體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師千載上,興起三代民。
剝窮果不食,貞下元又春。
太極在何處,青歸燒痕新。
共 8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