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俞穩(wěn)

共 2 首
頻年來往赤城霞,憶過衡陽太守家。
繞屋峰巒含晚翠,隔溪梅柳競春華。
雙龍紫誥承恩舊,五馬朱幡入郡賒。
豈為蒼生煩賈誼,憑傳幽意過長沙。
金圣文請邀吾儕于七松亭齊會(huì)。劉五衛(wèi)將永羲字士健年六十七。吳真寶宖默字圣圭年六十七。金五衛(wèi)將弘植字圣文年六十七。樸斯文來祥字一甫年六十七。文議官尚賢字圣希年六十六。金司果宅仁字允武年六十五。羅議官敬煥字元一年六十三。李判官基禎字士有年六十一。此皆自少莫逆之好也。且此亭自國初以來。相傳于詩班酒徒。而自池景龍氏卒逝以后于今數(shù)十年。此亭可謂零替。楓樹摧殘。草堂滲漏。幾至于廢棄。至于趙菊史奉璧氏入處后。與金而璧,劉熙復(fù),吳膺默等諸氏相議。屋子則一新改造。以瓦覆之。凡五間。軒楣扁以七松亭。樓上揭棲碧樓。皆大院位手跡也。楓壇上。種楓樹二株。而梨木依舊在。壇砌則一新更筑。石泉亦依舊。水品清冽。又多種林樾。伊后舊社父老無日不登臨修稧事。又再昨年。替寓今主人金宅仁。果木花卉楊柳等屬排置。亭之界境大段蕃茂。經(jīng)亂以后。絕無名園游賞之娛者。而吾輩能做今日之會(huì)。且皆蔥竹之舊而橘仙之班也。何羨于商山之四翁。但名亭興替。與人事相升降。遇境興懷。不能無霜凄水落之感也。
有亭有亭名七松,前輩筆勢煙云濃。
下有楓壇集鉅偉,風(fēng)流繢飾時(shí)熙雍。
昔我少年猶及見,秦京桃李俱春容。
物換星移三十載,重尋故事秋無蹤。
落落晨星何處在,蕭蕭宿草荒山封。
一樹棠梨兩楓樹,寒泉依舊鳴淙淙。
覽玆曠感那能已,斜日翻鴉悵住筇。
今之白發(fā)舊時(shí)少,往往折簡邀相逢。
吾輩升平生長老,閒來歌詠于何從。
從古名園無定主,盍于此地舒佳悰。
眉宇軒昂霞十丈,胸衿磊落酒千鐘。
起問香山當(dāng)日會(huì),九老何如八老儂。
盛筵不獨(dú)流觴晉,古貌舉皆披??恭。
問君此樂來何自,上有仁天云九重。
至德之時(shí)多壽考,生來何幸逢羲農(nóng)。
頃歲頒緡頌溢海,今秋有谷高如峰。
山東老吏往聽詔,巷謠可采補(bǔ)笙鏞。
而我楓林無一事,惟時(shí)飽煖迷春冬。
壇可登臨泉可酌,繽紛濟(jì)勝如期供。
但愿從今環(huán)海上,獜游郊藪鳳來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