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duì)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共74,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西漢
  • 揚(yáng)雄
  • 于是上帝眷顧高祖,高祖奉命,順斗極,運(yùn)天關(guān)。 長楊賦
  • 揚(yáng)雄
  • 若其吉日嘉會(huì),期于倍□□春之陰,迎夏之陽,侯羅司馬,郭范畾楊,置酒乎滎川之閒宅,設(shè)坐乎華都之高堂。 蜀都賦
東漢
  • 蔡邕
  • 建撫體而立洪高兮,經(jīng)萬世而不傾。 述行賦
曹魏
  • 阮籍
  • 于其遠(yuǎn)險(xiǎn),則右金鄉(xiāng)而左高平,崇陵崔巍,深溪崢嶸; 元父賦
西晉
  • 潘岳
  • 貫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以喻其高下也。 西征賦
  • 左思
  • 蓋亦先王之所高會(huì),而四方之所軌則。 吳都賦
魏晉
  • 臧彥
  • 遂慕駿駃以相高,精彼奇選之希有。 駃牛賦
南北朝末隋初
  • 釋真觀
  • 若夫?yàn)閷W(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則道業(yè)逾高,益之則學(xué)功逾遠(yuǎn)。 夢賦
  • 閻隨侯
  • 永作固而配天高峙也。 西岳望幸賦
  • 趙子卿
  • 固將歷三五而高視。豈與夫費(fèi)百萬于同勤。 出師賦
  • 呂令問
  • 云霞不映而其勢彌雄。塵露將裨而其高靡讓。 掌上蓮峰賦
  • 杜甫
  • 非因乎筍簴之高。 有事于南郊賦
  • 任華
  • 若扶桑吐日生高岡。 明堂賦
  • 杜泄
  • 我有蒼舒之智高。 越人獻(xiàn)馴象賦
  • 喬彝
  • 入提攜固在于高賞。播酷烈當(dāng)跂于下風(fēng)。 幽蘭賦
  • 朱桃椎
  • 谷里偏覺鳥聲高。鳥聲高韻盡相調(diào)。 茅茨賦
  • 功名立也不須高。總知世事盡徒勞。 茅茨賦
  • 白居易
  • 以壯圖銳氣相高。皆欲定四海之洶洶。 漢高祖斬白蛇賦
  • 蔣防
  • 莫不望茲川而高蹈。 呂望釣玉璜賦
  • 崔陟
  • 每卑棲而自檢。雖欲致云霄之高。 鴻漸賦
  • 謝觀
  • 向鋒刃之形稿高。秉松柏之心堅(jiān)固。 漢以木女解平城圍賦
  • 陸龜蒙
  • 徒羨玉杯珠柱之號(hào)美。象格犀簪之態(tài)高。 幽居賦
中唐
  • 劉禹錫
  • 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望賦
  • 柳宗元
  • 欣下頹以就順兮。曾不畝平而又高。 囚山賦
  • 侯喜
  • 空長而矯翼彌高。日暮而連飛轉(zhuǎn)急。 秋燕辭巢賦
晚唐
  • 黃滔
  • 當(dāng)其訪物外之高蹤。得沙間之逸致。 狎鷗賦
  • 香徑而同歸寂寂?;蕉米愿吒摺?/span> 館娃宮賦
唐末
唐末至五代
北宋
  • 田錫
  • 泥金報(bào)天德之高,封土增坤靈之厚。 泰山父老望登封賦
  • 晏殊
  • 東明之銀榜彌高,西海之瑤山特峻。 皇子冠禮賦
  • 宋祁
  • 歡聲回商琯之肅,馀勁助霜旻之高。 皇帝后苑燕射賦
  • 都中士大夫走高門,趨下陳,無寒暑之避,與槐柳皆列者,蕩以成俗。 傷賢賦
  • 淵明垂賞于佳色之辰,長房見佩于登高之日。 酈潭秋菊賦
  • 蔡襄
  • 隴榆盡兮塞月高,堤楓丹兮楚江紫。 慈竹賦
  • 鄭獬
  • 是必肇靈壤以高峙,模圓清而上當(dāng)。 圓丘象天賦
  • 晁補(bǔ)之
  • 而圃多大木,歷下亭又其最高處也。 北渚亭賦
  • 李綱
  • 二蘭皆喜生于高山深林闃寂無人之境,則芬芳郁烈,茂盛而遠(yuǎn)聞。 幽蘭賦
  • 晁公溯
  • 嗟乎名堂之意高矣,為慨然而賦之,尚庶幾起九原于東屯瀼西之詩人也。 朝山堂賦
南宋
  • 龔相
  • 雖所為有異于高祖,然以曹操司馬懿而視,王真?zhèn)ト艘病?/span> 項(xiàng)王亭賦
  • 陸游
  • 赫赫炎炎兮炮烙之威,赤云如山兮其高巍巍。 虎節(jié)門觀雨賦
  • 楊萬里
  • 使夫謝奉冊于高邑,稟重巽于西帝,違人欲以圖功,犯眾怒而求濟(jì),天下之士果肯欣然為明皇而致死哉? 浯溪賦
  • 陳造
  • 遂初可尋,鷗盟不寒,固優(yōu)追元亮之高躅; 惟安堂賦
  • 王質(zhì)
  • 向也吾見子之陋,今也吾見子之高。 綺川亭賦
  • 王炎
  • 小人之情,得意則頡頏自高,少不得意則摧折不能自守,君子反是。 竹賦
  • 樓鑰
  • 此賦形容清致,故又多取名勝高人以極其變。 跋陳昌年梅花賦
  • 崔敦禮
  • 先生誇物外之高,忘人間之累,謂寒為不足畏,茲非余之所敢知。 苦寒賦
  • 曾豐
  • 方將及身之孤高,乘足之雙輕,駕翛翛,馭泠泠,相襲籋而上青冥也。 海柏賦
  • 方大琮
  • 惟此身所寓者高,視天下不知其泰。 孔子登泰山小天下賦
共74,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