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東漢末
南梁
盛唐
唐
- 真干
- 鷹隼風高隨草去,旌旗日晚傍山來。 句
- 姚合
- 皎潔鉤高掛,玲瓏影落寮。 句
- 張蕭遠
- 瀑布水高清漢冷,莓苔橋滑碧煙虛。 句
- 許渾
- 蒹葭水暗螢知夜,楊柳風高雁送秋。 句
- 佚名
- 轉(zhuǎn)遠轉(zhuǎn)高,轉(zhuǎn)近轉(zhuǎn)卑。 時人為陽城鄭剛李周南語
- 得合瀾蠾,雖不足豪,亦足以高。 《酉陽雜俎》引語 其二
- 宋人著作中所載唐五代神仙鬼怪詩
- 今生不見故人面,明月高高上翠樓。 申光遜夢張沆手出小佛塔上詩
- 李驛
- 莓苔又絕壁,薜荔依高林。 法華寺
- 無名氏
- 主簿山高難見日,玉鏡峰前易曉人。 玉鏡山
- 初蟬韻高柳,密蔦掛深松。 聲對詩 其二
- 無名氏
- 月知溪靜尋常入,云愛山高且暮歸。 句
- 王貞白
- 惟公仗高節(jié),為國立儲皇。 題狄梁公廟
中唐
唐末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 夕照背高臺,殘鐘殘角催。 句
- 虛中
- 春雨無高下,花枝有短長。 句
五代
- 廖凝
- 落盡最高樹,始知松柏青。 句
- 戴偃
- 若須拋卻便拋卻,莫待風高更亦深。 句
后晉至后周
北宋
- 歐陽詹
- 橫琴遮遠洞,舉手出高峰。 句 其三
- 田錫
- 火輪轉(zhuǎn)曈眬,赤日彌高明。 句 其一
- 王隨
- 孤影漸高云外月,寒聲特起竹間風。 句 其二十九
- 錢惟演
- 疏鐘靜起軍城晚,華表雙高水國秋。 句 其十二
- 東南地迥宵烽息,西北樓高晚望迷。 句 其十六
- 范仲淹
- 金山寺近塵埃絕,鐵甕城高氣象雄。 句 其一
- 元絳
- 絲竹漸高橈鼓急,瑤津亭下競鳧車。 句 其十八
- 劉敞
- 城角日高人寂寞,小庭行遍拾桐花。 句 其六
- 不識日高眠起處,何如風定舞馀時。 句 其十二
- 張載
- 紅樹高高出粉墻。 句 其四
- 王安石
- 衰俗易高名已振,險途難盡學須強。 句 其一
- 哀俗易高名已振,途險難盡學須強。 句
- 邱與權(quán)
- 念往曾高枕。 句
- 張舜民
- 一從投跡三湘外,兩度登高五嶺間。 句 其十一
- 張舉
- 無限寒鴉冒雨飛,紅樹高高出粉墻。 句 其一
- 楊琳
- 涪翁句摘江山勝,趙令亭高星斗寒。 句 其一
- 魏泰
- 白雪樓高壓曉霓,樓下波光數(shù)毛發(fā)。 句 其四
- 趙佶
- 方當月白風清夜,正是霜高木落時。 句 其五
宋
- 吳處厚
- 會景亭高石作層。 句 其一
- 曾幾
- 僧居負高青,佛閣俯深翠。 句 其二
- 盧襄
- 井花汲水銀瓶冷,雁字吹高玉露寒。 句 其三
- 錢昭度
- 風欲拋高雨壓沉,黃昏前后五更深。 句 其十
- 成銳
- 憑高看漸遠,更上最高樓。 句 其三
- 吳耕
- 釣龍臺古臨滄海,浴鳳池高入紫煙。 句
南宋
- 仲昂
- 慮澹常高枕。 句 其一
- 吳沆
- 愿為元結(jié)頌,磨石待高鐫。 句 其二十
- 程大昌
- 著庭謹護籜龍兒,養(yǎng)就堅高抗雪姿。 句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