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初唐
武周
- 東方虬
- 稱其異則畫地成川。語其神則登天入月。 蟾蜍賦
唐
- 喬潭
- 復(fù)逶迤遠(yuǎn)注。散馀波于馮夷之川。 雙瀵泉賦
- 李子卿
- 泛兮墊溺之濟(jì)巨川。煥乎重昏之照初旭。 興唐寺圣容瑞光賦
- 羅劭權(quán)
- 昔王者以濟(jì)眾為先。念舟航之未具長川。 刳木為舟賦
- 蔣防
- 亦如東海大而百川朝。 黃云捧日賦
- 胡權(quán)
- 恃惴惴而過甚防川。 飲貪泉賦
中唐
北宋
- 蘇轍
- 顧居處隱陋,無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廢臺而增葺之,日與其僚覽其山川而樂之。 超然臺賦
南宋
- 周麟之
- 出山隈,踰南阡,斯前抵于大澗之濱,而下會(huì)乎東瀉之川。 檻泉賦
- 王炎
- 此吾所以無羨渭川之千畝,有取淇奧之猗猗,愿定交于金石,邀歲寒以為期。 竹賦
- 薛紱
- 乃知大禹所以浚川而不去此者,匪特以殺水之怒。 滟滪堆賦
- 程公許
- 請濡毫于三瀘之川,磨墨于三瀘之山,書以為北定堂之賦,而附之崧高烝民之篇。 北定堂賦
明
- 鄭希良
- 將為舟楫而濟(jì)巨川乎,將為棟梁而扶明堂乎。 梧桐
清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 在牛鳴之地,尚不能身往一看,乃思三百里之歸川乎。 懷歸川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