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共528,分1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先秦
  • 無名氏
  • 文武之道同伏戲。由之者治。 成相雜辭
戰(zhàn)國楚國
  • 宋玉
  • 會九族而同嚌,猶委馀而不殫。 小言賦
西漢
  • 董仲舒
  • 使彼圣賢其繇周遑兮,矧舉世而同迷。 士不遇賦
  • 孔臧
  • 于是朋友同好,幾筵列行。 楊柳賦
  • 揚雄
  • 省憂喜之共門兮,察吉兇之同域。 太玄賦
東漢
  • 馮衍
  • 惟天路之同軌兮,或帝王之異政; 顯志賦
  • 班固
  •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 幽通賦
  • 張衡
  • 是時也,并為彊國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豈不詭哉? 西京賦
  • 慕賈氏之如皋,樂北風(fēng)之同車。 西京賦
  • 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 歸田賦
東漢末
  • 阮瑀
  • 思桃夭之所宜,愿無衣之同裳。 止欲賦 其一
  • 王粲
  • 遠昆吾之中景,天地翕其同光。 大暑賦 其一
  • 陳琳
  • 嘆北風(fēng)之好我,美攜手之同歸,忽日月之徐邁,庶枯楊之生稊,欲語言于玄鳥,玄鳥逝以差池。 止欲賦
曹魏
  • 曹丕
  • 甘沒身而同穴,終百年之常期。 出婦賦
  • 曹植
  • 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 釋思賦
  • 同毛衣之氣類兮,信休息而同行。 白鶴賦
西晉
  • 張華
  • 既惠余以至歡,又結(jié)我以同心。 永懷賦
  • 目白沙與積礫,玩眾卉之同異,揚素波以濯足,溯清瀾以蕩思。 歸田賦
  • 傅咸
  • 覽登芒之哀賦,諒圣賢之同情。 登芒賦
  • 與喑瞽而同昧兮,近有面而不識。 鏡賦
  • 夏侯湛
  • 大明黯其潛曜兮,天地郁以同蒸。 雷賦
  • 潘岳
  • 心不則于德義,雖異術(shù)而同亡。 西征賦
  • 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寡婦賦
  • 左思
  • 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為一。 吳都賦
  • 載漢女于后舟,追晉賈而同塵。 吳都賦
  • 潘尼
  • 理殊涂而同歸,雖百慮其何思? 懷退賦
  • 張載
  • 修短雖異,而光彩齊同。 羽扇賦
  • 雖賢愚之同好,似大化之齊均。 酃酒賦
  • 于是糾合同好,以遨以游。 酃酒賦
  • 棗據(jù)
  • 懷桑梓之舊愛,信古今之同情。 登樓賦
  • 雖后土之同載兮,實殊代而乖分。 船賦
  • 陸機
  • 寤大暮之同寐,何矜晚以怨早。 嘆逝賦
  • 陸機
  • 鳥殊類而比棲,獸異跡而同處。 白云賦
  • 駭中心于同氣,分戚貌于異方。 述思賦
  • 庾敱
  • 至理歸于渾一兮,榮辱固亦同貫。 意賦
  • 陸云
  • 萬物混而同波兮,玄黃浩其無質(zhì)。 愁霖賦
  • 曹攄
  • 慕浮云以抗操,耽簞食之自娛,羨首陽之皎節(jié),嘆南山之高疏,哀夫差之溷惑,詠楚懷之失圖,悲伍員之沈悴,痛屈平之無辜,嘉沮溺之隱約,羨接輿之狂歌,顧大雅之先智,緯明哲之所經(jīng),微見機而遂逝,比舍生而親名,道殊涂而同歸,要逾世而并榮,舜拘忤于焚廩,孔怵惕于陳匡,紛迍蹇之若斯,何遭運之可常,情恍惚以回迷,夢乘云而飛飏,駕麟鳳之靡靡,載龍旂之洋洋,周九州而騁目,登四岳而永望,承圣哲而砥礪,奮羽儀而翱翔,被蘭戺之芳華,帶鐘山之玉英,飾吾冠之岌岌,美吾佩之玲玲,悲盛衰之遞處,情悠悠以紆結(jié),攬萱草以掩淚,曾一歡而九咽。 述志賦
東晉
  • 郭璞
  • 集不謀而同期,動不安而齊約。 蜜蜂賦
  • 王羲之
  • 共六合而俱永,與兩曜而同流。 用筆賦
  • 孫綽
  • 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于三幡。 游天臺山賦
  • 楊泉
  • 上值箕斗之精,與云漢乎同模。 五湖賦 其一
  • 王劭之
  • 千葩粲其昭晰兮,百卉茜而同榮。 春花賦
  • 庾?
  • 涂雖殊而同歸兮,信協(xié)德而俱延。 冰井賦
  • 爾乃攜我同類,援我烝徒。 冰井賦
南朝宋
  • 謝靈運
  • 雖發(fā)嘆之早晏,諒大暮之同科。 感時賦
  • 水潤士以顯比,火炎天而同人。 撰征賦
  • 率駿民之思效,普邦國而同歸。 撰征賦
  • 迨明達之高覽,契古今而同事。 撰征賦
  • 謝惠連
  • 馳遙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歸。 雪賦
  • 鮑照
  • 雖燕越之異心,在禽鳥而同戚。 游思賦
共528,分1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